1983年底成立至今,我省審計機關共審計27餘萬個單位,已上繳財政資金326餘億元搜尋行銷,向司法機關移送案件460件——
  ——四川審計30年代償發展實錄
  “以權謀私”獲取不正當收入、私設“小金庫”、濫發獎金補貼和私分公款涉及金額超過70萬元;原領導班子5人存在嚴重違紀問題。三十年前,瀘州市稅務局“以稅謀私”的嚴重違紀案件,令剛參加工作的陶志偉感到震驚。三十裝潢年後,作為省審計廳副廳長,陶志偉已經過手無數的審計項目,“問題還是有,但像當年那麼財經紀律鬆弛、財務管理混亂的狀況,已得到有效治理。其中,我們審計監督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1983年底成立到現在,四川審計走過了足足三十年。三十年,半個甲子。四川審計從無到有,從單薄到壯大,在維護財經秩序、推進依法行政、促進反腐倡廉等方面發情趣用品揮了積極作用。三十年來,全省審計機關共審計278742個單位,經審計處理,上繳財政資金326餘億元,向司法機關移送案件460件,453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成立後的最初一段時間,審計更多的是被稱為“經濟衛士”,這是社會公眾對略顯神秘的“審計”二字的理解,也反映了在一定歷史時期,審計所發揮的主要功能就是對財政財務收支和相關經濟活動進行查找房子錯糾弊。而如今,審計已成為國家治理的重要手段,這不僅是對審計本質及其功能在認識上的升華,也極大地推動了審計職能在實踐上的不斷深化。
  按照醫學觀點,人體內有一個免疫系統,它是人體抵禦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防護系統,審計對於國家經濟社會的健康運行來說,就是起著類似作用的一個系統——提前介入、著眼預防的審計理念,指向明確、重點突出的審計目標,全程跟蹤、即時監督的審計方式,立足服務、促進機制制度完善的建設性作用,充分彰顯了審計的預警功能、保護功能、清除功能、修補功能。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款物審計就是“審計免疫系統論”的生動實踐。汶川特大地震後,審計對抗震救災款物進行了全程跟蹤監督,促進了救災資金、物資的管理和使用從應急搶險初期比較忙亂的狀況,逐步過渡到有章、有序、有效和規範化,推動各相關單位和管理使用各環節不斷改進 “小缺陷”、及時糾正“小毛病”,避免“小瘡”變“惡瘤”,儘量不出問題或少出問題,確保不出大問題。災後恢復重建跟蹤審計過程中,全省審計機關提出審計建議6398條,被採納並整改5460條,促進部門、單位建立健全規章制度1300項,通過審計,促進1904個項目加快了建設進度、2055個項目改進了工程質量管理,節約資金或輓回損失14.77億元 (其中核減工程造價12.14億元)。2013年蘆山強烈地震後,審計監督繼續延續這種行之有效的做法,在保障應急搶險階段救災款物規範管理、有效使用,推進災後恢復重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川審計30年,經歷著從“經濟衛士”到“國家治理”認識上、實踐上的巨大轉變,職能作用極大發揮,方式方法改進創新,隊伍結構日益完善。
  □熊潤頻圖片由省審計廳提供
  服務大局 促進發展
  緊緊圍繞國家的經濟工作中心,自覺服從和服務於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是審計監督的職責所決定。
  三十年來,四川審計圍繞國家經濟工作中心,根據每個時期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突出審計重點,成功組織了一系列在全省有重大影響的項目審計:1989年以來,先後3次全省性糧食審計查處違法違規金額10.2億元,核減企業虧損掛賬24.5億元,為解決糧食企業嚴重虧損掛賬問題提供了可靠依據;1992年以後,先後4次對電力、煤炭、郵電行業“以業養業”資金徵管用情況進行審計,收回被拖欠擠占的專項資金3億多元,促進了四川省重點建設項目的實施;1995年開始,對省屬23家大公司實施了定期審計,促進了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1999年開始,全省加大投資審計力度,每年審計工程投資300億元以上,到2013年,共查出違紀違規金額399.3億元,審減高估冒算金額373.2億元,為維護投資領域正常秩序、提高政府建設資金效益、節省國家建設資金髮揮了重要作用。
  在服務發展大局的同時,審計著力維護民生和社會穩定。1993年至1994年,三峽移民資金審計查出擠占挪用資金6000餘萬元,3個縣的移民項目負責人涉嫌犯罪被處理,在全省引起極大震動,樹立了審計監督堅持原則、敢於逗硬的權威性。
  2012年,在審計署統一組織下,我省對20個市(州)本級和175個縣、市、區的社會保險基金、社會救助資金和社會福利資金等社保資金進行了審計,並延伸調查了1439家企業、348個村(居)委會、229家醫院,有力促進了我省社會保障機制制度的完善,確實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在這次審計中,達州市審計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游從文殉職於工作一線,用生命書寫了審計幹部恪盡職守的最具代表性的篇章。
  此外,審計還通過開展對領導幹部的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對權利的制約和監督,促進廉潔政府的建立。據統計,2008年至2013年的五年來,全省審計機關完成了對10131名黨政領導幹部和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員的經濟責任審計,查出由領導幹部負主管責任和直接責任的違規問題金額共129億元;102名領導幹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或移送司法、紀檢監察機關處理,促進了領導幹部增強遵紀守法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
  在嚴格依法處理違法違規問題的同時,審計機關也始終堅持寓服務於監督之中,通過從體制機制制度層面分析問題、提出建議,促進制度創新和深化改革。2006年至2013年提出審計建議134979條,被採納97620條,審計的建設性作用進一步發揮。在近年的省級預算執行審計中,揭示了公務卡使用面較小,大量使用現金支付的情況仍較普遍的問題,推動有關部門制發了《關於實施省級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製度的通知》,明確公務卡結算項目和使用管理規定,相關配套制度也進一步健全完善。今年,針對審計反映的共管專項資金分配零散等問題,省政府制發了《關於深化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改革的通知》,明確嚴格落實零基預算要求,細化績效目標,逐項核定預算規模,實現“總量控制、集中管理”。
  開拓創新 永葆活力
  國家審計伴隨著改革開放而產生,決定了審計工作必須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不斷探索為改革和發展服務的新途徑,並相應實現自身的創新與發展。四川審計三十年的歷程,便是這樣一個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進取的過程。
  在審計組織方式上,四川審計敢闖敢試,擁有多項“第一”。第一個探索行業審計之路:從1984年全省選擇育林基金項目進行第一次行業審計,到1995年全省教育經費審計,被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兩位副委員長評價為四川在全國帶的一個好頭,建議國務院總結和推廣。第一個實行縣級財政決算“同級審簽”,開創同級財政監督的“四川模式”。在效益審計開展範圍上,也不斷開拓創新:從2003年到2007年,全省投入效益審計的工作量已占全部項目的50%;截至目前,全省凡對財政專項資金和政府投資占主體的建設項目的審計,原則上都以效益審計的方式組織實施。近年來,又積極推動同級預算管理和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的審計向“管理”深入、“效益”延伸,關註“三公”經費支出、節能降耗等制度落實情況,引起社會高度重視。
  在審計技術手段上,四川審計在三十年中也實現了從傳統手段到現代技術的飛躍。譚小波在上世紀80年代剛進入審計機關時,對審計工作的理解就是“查賬”,而算盤和計算器就是審計工作的常用工具。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審計內容已經從單純的賬本紙頭擴大到企業生產流程、工程施工現場和農業生產的田間地頭,計算機雖然已經進入審計環節發揮作用,但大量的實地調查環節,還需要審計人員的嘴問手測。“我最記得1996年綿江快速通道建設績效審計項目,當時為了測算賠償金額,我們是幾個人合力用繩子界定出一定範圍,然後在繩子範圍內一根根數竹子的數量來進行測算。”江油市審計局投資審計股股長周進華表示。而在2012年進行的“成都市耕保基金運行情況”專項審計調查項目中,成都市審計局已經用上了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運用衛星影像圖來對耕地保護基金髮放地塊進行比對分析,划出可疑地塊進行現場核實,既大大提高了審計效率,又實現了傳統審計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審計結果公開上,省審計廳也不遺餘力推進。2004年,省審計廳代政府向省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計工作報告,省人大常委會以高票同意通過決議,從當年起,省本級的審計工作報告面向社會公開,成為了我省法定製度。近三年來,審計結果公開力度更是不斷加大,至2013年末,全省已有省廳和21個市(州)、180餘個區(市)縣審計機關基本實行了審計結果公告制度,今年公告審計結果543篇,呈現出公開的面進一步擴大、公開的形式更多樣化、公開的領域更廣泛、公開的程序更規範等特點。此外,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省審計廳也與時俱進在今年開通官方微博;網絡輿情相關線索也正式進入審計視野。
  規範管理壯大隊伍
  “法律賦予的審計監督權力要運用好,最起碼的要求是自身要過硬。”自身如何才能過硬?四川審計從規範管理和打造隊伍著手。
  在規範管理上,省審計廳組織各級審計機關逐步健全了審計質量內部控制體系,實行從審計現場取證到業務部門初核、機關法制部門覆核、分管領導審定、重大事項提交業務會議研究等逐級把關措施,並自主設計研發了地方審計政策法規庫。2000年以來,由省審計廳起草的《四川省財政審計條例》、《四川省內部審計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經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後頒佈實施,去年對《四川省財政審計條例》進行了修訂,今年《四川省國家建設項目審計辦法》上升為《四川省國家建設項目審計條例》的工作正在進行,目前已經通過二審,這一切構建了全省審計執法的規範化、制度化基礎。省審計廳從組建到現在,從未出現過一起行政覆議案件。
  在隊伍建設上,三十年來,全省審計機關幹部隊伍學歷和職稱結構明顯改善,2009年以來,進入審計機關幹部1113人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427人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資格,175人具有註冊會計師和造價工程師等執業資格,專業領域也從成立之初的“清一色”財會人員,覆蓋到計算機、工程、資源環保等各領域。
  省審計廳農業處易志剛對此深有體會。這個環境工程的博士2011年剛來到省審計廳,就成為了我省首次開展的流域環境審計的“主力”。2011年,我省開展的沱江流域城市生活污染防治專項審計調查涉及資陽、內江、自貢、瀘州等4個市和簡陽等7個縣(市)區的50餘個相關主管部門以及8個污水處理廠、8個垃圾填埋場;涉及資金20.34億元。這次審計肯定了沱江流域城市污染治理的成績,也指出了這些城市普遍存在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不合規的問題,並促進了當地的整改。“審計工作是很有意義的,沒想到我的專業知識也能在這個領域發揮作用,我感覺很榮幸。”易志剛表示。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後,四川審計迎來新的歷史起點。當好國家利益“捍衛者”、經濟發展“安全員”、公共資金“守護者”、權力運行“緊箍咒”,這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新時期新形勢下審計職能的要求,也是全省4000多名審計人員正在努力追求的新目標!
  (原標題:三十年 從“經濟衛士”到“國家治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75tofpl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